【3月15日】十年債息抽上1.64厘,美股早段震盪,尾市回穩,道指升293點或0.9%,標指升0.1%,納指跌0.59%。債息問題仍未解決,美股繼續「走火警」,上週五提到標指開始止入值搏率不足,在3980阻力前動力開始減弱,下方3800支持仍是重中之重。納指更是受阻於13450,但上週五科技股已沒有早前的恐慌,納指13000頸線仍未失守,代表早前的斬倉潮已過,市場現時相對較理性。
息口高企不下,週四凌晨會有美聯儲議息結果,今次債息上升,主因是資金泛濫四出炒賣,銅價油價比特幣升完再升,引發通脹擔憂,比特幣週末再升穿6萬美元,商品價格步入失控,全球關注美聯儲如何應對。
過去美元被視作安全資產,外資一向是美聯儲以外的第二大買家。2008年金融海嘯後,美聯儲進行首次QE,當時外資仍是很撐場,外資第一反應是積極買入美債,尤其是中國央行,當年行QE,外資在美債的比重便增加了3.3%。然而去年美國陷入衰退,美聯儲再發功QE救市,隨著美債發行量幾何級數上升,今次外資已沒有早前勇,各央行未有再大手增持,反而是偷偷減持,結果只有美聯儲一人獨力買入,美聯儲的資產負責表,亦有3.8萬億美元,一下暴增至7.2萬億美元。美債由22萬億增至29萬億的同時,外資佔比反而下降了3.8%,說明了外資不再信任美債,這也是上月拍債7年期債券,市場恐慌的原因。
美元無止境下跌,十年債息回報低於一厘,即使美聯儲每月硬食800億美元國債,對債價也無補於事,資金四出尋找更高回報。在低息環境,益了沒盈利能力的科企,可以用超平息發債發展,成為最佳機遇。過去企業債息不合理持續下跌,2月時當垃圾債息跌穿4厘之際,筆者已高調提醒各位小心市況逆轉。因為當安全的十年美債息率也有1.5厘回報時,相對有破產風險的垃圾債息竟然只得4厘回報,說明市場是如何莫視風險,就是反映風險資產是如何偏高。
資金開始醒覺,十年債息上升帶動企業債息也見回升,借貸成本不再是科技股利器,然而過去一年科技股估值升了數倍,但整體收入增長率並不高,就以蘋果為例,缺乏高增長動力,其市盈率多年來都在13倍及18倍之間遊走為主,現時估卻炒至32倍,是否過度透支?又以Tesla為例,股價暴升了10倍,然而過去一年收入增長只有50%,竟竟透支了多少年的增長?過去數週股價回調,其實是市場對估值的一種自我調節。
港股經過1至2月瘋狂搶高,高位套住不少入市資金,經過3月高位急挫後,很多資金高位被套。面對這種局面,只有兩個解決方法。一是突然再有大量資金湧入炒上,幫助被套資金鬆綁,但短期難看到這局面。另一種便是股價陰跌,直至找到一個平衡點,足以吸引新資金入場,當新資金消化完急於減磅的沽盤後,大市才有機會再度回升。
以圖表上看,恒指初步跌至28400至128600,已具備了第一輪反彈條件,上週回升至29600結果便無以為繼,理由很簡單,人人高位受困,個個希望別人買上讓自己走貨,成功高位套現的,不會急於此刻入市,搏反彈有少少利潤便急急腳走,反彈至高位被套的加入追沽,沽壓便大增,股價自然無以為繼。料本週主要在28300至29000之間整固,除非有明顯新資金入場,否則回調只是3星期計,仍是值搏率不高。
希望大家多一點👍及多share支持一下🙏
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
#圖太郎